各位善心 慈悲大德大家好:
在紛擾的時代裡,要保存一顆清靜明亮慈悲的心,要常擁有一份溫柔關懷的人生態度。做好自己的本分。社會要安定祥和,需要靠各階層的努力,而弱勢者在社會上更需要得到政府的關注和重視,但往往因法令條文和規定,對弱勢者他們而言有時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福利。而最根本是要自己能夠站起來。施比受有福慈光會要協助弱勢者走出他們的人生隧道,迎向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。
在此我們更深沉的省思弱勢者的境遇,我們不忍苛責,唯有用最大的包容與愛心,關照他們,誰能無過不必究責。相反的要感恩他們,讓我們植福的機會,看看別人想想自己,每一個現在的決定,都影響到未來,大至國家社會,小至個人家庭。
慈光會長期以來,本著取之社會,用之於社會的原則,濟助弱勢、孤苦、年老、病苦等家庭或個人,經過這麼多年來志工的努力奉獻,和許許多多善心的會員朋友熱心且默默的在護持慈光會;這股力量在無形當中鞭策著我們,推動著我們繼續往前走,往下一個目標前進中。
慈光會的這班列車已開22年了,仍在往前行,到站了有人上車,有人下車,有人持續坐在愛心列車上,來往的旅人,彼此不相熟悉,但透過彼此友善短暫的相處,人人皆有菩薩心,天使愛;許多人坐在載滿愛心的列車上渡過了22年,這是何等偉大的一件事啊!台灣社會的愛心人士慈悲為懷寬厚心胸不分國界,三年前日本福島311海嘯的重創,台灣募集善款展現出驚人的巨額捐款,得到日本人真心的感念,常有日本團體或個人來台表達謝意和敬意。
慈光會一直在提升各項物資的供給和降低購買物品的成本上努力。而如何更精進各項業務或人才的培養和訓練,皆有賴會所加強募集人才,發覺「人才」是最難找尋的,願意奉獻金錢的人比較多,而奉獻時間的人比較少。為了推動下一階段的前置作業,皆需人員的規劃和評估研討,這是目前我們所遇到的困擾。包含寫稿件、文宣、電腦等等皆需要適當的人才來協助,期盼有愛心有能力的會友,來貢獻你的智慧和才華,讓慈光會更精進成長。